發育于亞熱帶地區石灰性紫色砂頁巖母質土壤。全剖面呈均一的紫色或紫紅色,層次不明顯。主要分布在中國的亞熱帶地區,以四川盆地為主。
紫色土是在頻繁的風化作用和侵蝕作用下形成的,其過程特點是:物理風化強烈、化學風化微弱、石灰開始淋溶。紫色土土層淺薄,通常不到50厘米,超過1米者甚少。一般含碳酸鈣,呈中性或微堿性反應。
有機質含量低,磷、鉀豐富。由于紫色土母巖松疏,易于崩解,礦質養分含量豐富,肥力較高,是中國南方重要旱作土壤之一,除丘陵頂部或陡坡巖坎外,均已開墾種植。
因侵蝕和干旱缺水現象時有發生,利用時需修建梯田和蓄水池,開發灌溉水源。開辟肥源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和氮的含量,也是提高其生產力的重要措施。
紫色土土類主要分布在白堊紀暗紫色泥巖、頁巖和紅紫色砂礫巖出露的丘陵山地。面積占全市土壤總面積的4.6%,占全市山(旱)地土壤面積的5.4%。
紫色土因母巖的物理風化強烈,其上的植被稀疏,水土流失現象十分嚴重,成土環境很不穩定,致使土壤發育一直滯留在較年幼階段,全剖面繼承了母巖色澤,呈紫色或紅紫色。
土層厚度受地形部位影響較大,一般山坡中、上部土層很薄,坡麓處土層稍厚。根據母質特性,全市紫色土分為石灰性紫色土和酸性紫色土兩個亞類。
(一)石灰性紫色土亞類。母質以白堊紀紫色砂巖和紫色砂礫巖的風化坡、殘積物為主,主要分布在西南部河谷兩側的低丘及盆地底部,穿插在紅壤亞類向黃紅壤亞類過渡的地段,面積占紫色土土類的60.2%。根據母質類型,該亞類分為紫砂土和紅紫砂土兩個土屬。紫砂土鹽基飽和,全剖面呈石灰性反應,土壤呈微堿性,pH值7.5~8.0;紅紫砂土鹽基飽和度比紫砂土低,粘粒含量比紫砂土高,除母質層仍有石灰性反應外,上部土層已呈微酸性反應,pH值5.6—6.5。
(二)酸性紫色土亞類。母質為非石灰性的紅紫色砂頁巖的風化坡、殘積物,主要分布在低丘上。因母巖巖性疏松,易于物理風化,水土流失嚴重。土層淺薄,成土作用弱,質地多為粘壤一壤粘土,多礫石,松散無結構。呈酸性一—微酸性反應。